最近在上“生活在苏黎世”的课,刚好在介绍学校教育方面的内容。
九年义务教育从五岁上幼儿园开始,所有的课本、文具等全是免费的,但课本用完后需要归还。对于外国人(家长不能用德语沟通)则提供免费的翻译人员。两年幼儿园是为了让孩子准备开始读书,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等等在两年后会有专业人士来测试(一对一或者二)后给出评判。在这两年里当然全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各样的游戏,孩子们学习的是如何与别的孩子一起玩,外国孩子则需要有一个半天上德语课。
小学六年。前三年只有同一个老师,一年级也还是在游戏中学习。期末没有成绩的,只有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总结,二年级开始有成绩记录了:六分制。如果老师觉得孩子学习很快,会建议孩子跳级,反之则留级。学校通常是半天制,有很多的课是象我这样的家长想像不到的:溜冰、游泳、缝纫…… 另外的半天由家长管教,中国家长通常会让孩子去学些音乐、中文、棋类等比较“正经”的知识,更多的家长则是放任孩子在外面疯玩。在老师的眼里,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,是很正常的。有个中国孩子的作业做的很慢(他妈妈认为),但老师认为孩子很优秀。孩子对妈妈说:“我可以慢慢做的,老师说的”,让妈妈不知所措。
小升初也是很关键的,这跟象国内有点象。因为初中分四等,其中 G(Gymnasium) 是可以直接进入大学的一种,另外 A B C 三类就是职业中学了。当然,学生在这四种班级间是可以转来转去的。有位朋友的儿子进入了 G 班,三个月后资格测试,一个班24个同学少了8个,所以还是相当严格的。实际上很多孩子并没有打算上大学,因此也不会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往 G 班里钻。他们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,发现知识不够了可以再读书,很多人是在工作后再读的大学。而这里的大学也和国内的不尽相同,宽进严出是最好的表达了。总的来说,他们好像很容易快乐,不象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压力之下。
-QM-
1 条评论:
Awesome post
发表评论